王峰与李军是从小一起到大的哥们,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是同学,两个人能力相近,成绩相近,在学校期间彼此不仅是哥们,也是竞争对手,但是大学毕业后的10多年间,他们的差距已经拉得很大了。
一次两个人喝酒中,李军问王峰说:“你说咱俩从小到大,基本都在一起,各方面差别都不大,可毕业10多年,差距越来越大了。早知道,我当时就该和你一起创业来着。你看短短10多年,说短不短,说长不长,但差距是真大啊。”

李军说:“兄弟啊,你当时意气风发的时候,我才是个小角色,当时劝你,你不听啊。你犯了三个错误,你要听我再跟你说一次。现在还都来得及。”
王峰对李军说:“那你说说看我到底哪里犯错了。”
李军笑笑说:“第一,你错把工作当成事业;第二,你错把勤奋努力当成了价值与能力;第三,你错把别人的光环套在了自己的头上。”
“现在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,你具体给我分析一下。别让我再走弯路了。”

01错把工作当成了事业
很多人会错把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,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未来,没有给自己规划。
试想一下自己现在的工作,你是否能做一辈子,或者说这个岗位一辈子都离不开你?答案,要问你自己,你喜欢这份工作吗?愿意做一辈子吗?这个岗位一辈子都离不开你吗?

其实很多职场人都把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,其实工作和事业根本就是两码事。工作是为了赚钱,为了积累更多,为自己以后的事业“铺路”。
而事业是自己能做一辈子,或者说愿意做一辈子的事情,很多人跳不出这个圈子,把自己在做的工作当成了事业,没有自己的规划,完全被动的等待别人给自己规划,其实随着企业的发展,看似自己有新目标、新方向,似乎是自己的规划,但是真的是这样吗?
可以问自己一下,现在工作是否愿意,或者是否能做一辈子?想着提拔,想着晋升的人占多数,而想着做自己的事情的人是少数。
要把工作与事业分开,很多工作可以当成自己的事业,但首先要问自己,是否所做的事情,真的是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。

02错把勤奋努力当成了价值与能力
做任何事情都是勤奋努力没错,但这个只是工作的态度,而不是工作的目的与方法,更不是价值,也不是能力的体现,只是态度问题。
一些职场人一直很勤奋、很努力,但最终每次提拔都不是自己,难道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,勤奋不够吗?其实并不是,而是勤奋、努力在错误的事情上。

一些重复性,机械的工作,哪怕做得再多,对自己又有什么提高,对企业又会产生什么价值呢?价值都没有产生的情况下,如何体现自己的能力呢?
做一个简单的比喻:你把公司的地一天拖100次,哪怕这个地拖得锃明瓦亮都能照出来人了,那么对你的提高是什么?对公司产生的价值是什么?难道一天拖地100次,不够勤奋,不够努力吗?答案,很简单,因为没有产生价值,更不会因为拖地就能体现能力。
所以错误地把勤奋努力当成了价值与能力,选择工作内容,大多数的工作,只有20%具有创造性,80%是重复性机械的工作。把80%的努力与勤奋用在20%的创造性工作上,那些80%的重复性机械工作哪怕不做又如何呢?

03错把别人的光环套在自己头上
这里讲别人是广义的,包括平台的光环,包括领导的光环等等,有些东西其实并不是自己的,而是完全属于别人的,但很多人总会误以为是自己的光环。
这个道理很简单,在外人眼里看到的是你的职位,看到的是你身后的领导,并不是因为你自身能力带来的。

举个很简单的例子:你是物资采购部的经理负责公司所有的采购业务,那么供应商肯定每天围着你转,供应商在捧你的时候,领导为了安插自己关系户的时候,很多人会误以为自己很好,很强大,其实那是因为你的岗位。
又或者:这个领导赏识你,别人都给你面子,等这个领导下台了,或者出事了,那么谁还会买你的面子?很现实的问题,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。别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与精力。

总之,走出这个三个误区,才能给自己的未来一个很好的规划,这样才能确定自己的目标到底在哪里,确定了自己的目标,抛开私心杂念,一直向前就好了。没有所谓成功的秘诀,只有正确的判断和得当的努力。